我国人口流动非常大,且各地区间医疗水平差距较大,异地就医是身边很多朋友都会遇到的问题。
比如:老人随子女迁到大城市、单位常驻外地工作、患重病去外地治疗等,如果没有当地社保,看病可能要花费不少钱。
Wilson身边就有不少去上海、北京等地就医的朋友,最近也在向我咨询异地就医的问题,深挖了好久,终于整理出大家关注的几个问题,希望对各位能有帮助。
有朋友在泰州交社保,却在上海看病,这种情况就算异地就医。确切地说,就是 参保地 和 就医地 不一样。
如果去外地看病,没有当地医保,报销的钱会少很多。而如果在异地就医前,提前做好备案,报销比例就能提高不少。
信息来源:泰州市转外就医告知单
我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办理市外转诊备案手续后,在就医地联网结算的,各类统筹待遇与市内就医相同,未联网结算的,执行转泰州市外转诊就医待遇政策;未进行备案的,报销比例在市外转诊待遇的基础上降低10个百分点。
自2020年6月5日起,我市参保人在办理门诊特殊病、门诊慢性病及异地就医(含转外)备案手续后,相关就诊费用可在省内和长三角地区直接刷卡结算。
温馨提示:此告知单和转外就医登记表均为前台报销所需资料,请各参保人妥善保管。 转外备案手续由医院与医保经办机构对接。
泰州市区城镇职工医保费用报销比例对照表
(2019年7月1日—2020年6月30日)
图片信息来源:微泰州(公众号:wtz0523)
生活中,异地就医的情况非常普遍,如果是以下几类人群就需要重点关注:
异地长住人员:有些老人退休后,会去子女工作的城市生活,或帮忙带孙子、孙女等。
异地转诊人员:万一得了重病,但是当地医疗条件有限,需要转到外地的大医院。
常驻异地工作人员:由于工作原因,被单位派去外地常驻。
异地安置退休人员:长期在异地居住,且户籍已迁入当地的户籍人员。主要是指知青、支内支边这类人员。
方法1:登陆网址:https://fuwu.nhsa.gov.cn/nationalHallSt/#/home
方法2:下载“国家医保服务平台”APP
如下图所示(网址演示):
这是国家医保局设立的网站,异地就医的很多信息都能查到,非常方便。
确定就医医院后,就要向参保地的社保局进行备案,一般有两种方式:
最近,国家医保局推出 国家异地就医备案 小程序,通过这个小程序,可以 线上办理异地就医备案。
选择备案时,要按照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备案类型,如实填写每一项备案申请信息,信息确认无误后,就可以提交了。
除了给自己进行备案,也可以给他人进行备案。给别人备案时,也需要进行人脸识别,或上传备案人的身份证。
举个例子:
T先生家住江苏省泰州市,不幸他的父亲患了重病,需要到上海去进行治疗。T先生用这个小程序为父亲办理了异地就医备案,并选择了定点医院。
成功办理备案后,A 先生的父亲就可以直接去上海的定点医院看病,出院时直接用父亲的医保卡进行结算,不用事后再进行报销。
(2)就医转入地区:办理备案时直接备案到医地市或省份。参保人员根据病情、居住地、交通等情况,自主选择就医地开通的跨省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就医。到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重庆、海南、西藏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医,备案到就医省份即可。
具体的可以咨询参保地经办机构联系电话:
市本级:0523-8989202
海陵区:0523-86314496
姜堰区:0523-8823230
靖江市:0523-80292301
兴化市:0523-83224892
泰兴市:0523-87729565
在异地就医时出现联网问题,也可联系上述电话。
不管通过哪种方式备案,都可以通过 国家医保服务平台 (网站或APP)确认备案是否成功,如下图:
确认备案成功后,就医时带好社保卡就可以了。
如果担心忘带社保卡,可以在微信或支付宝上申请电子社保卡,功能和实体卡一样。
以支付宝为例,办理路径如下:
支付宝首页 → 城市服务 → 电子社保卡 → 升级电子社保卡
问:如何查询药品在不在医保目录? 答: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内查询 转外医疗费用可以在院端直接刷省卡结算(省外联网结算执行就医地目录、参保地政策;省内联网结算执行参保地目录、参保地政策)。 先由患者垫付的,就医结束或者出院后,住院病人凭省社会保障卡携转诊手续(复印件)、出院小结原价及复印件、医疗费用明细清单原件及复印件、医院收费票据原件到所属医保经办机构审核,按相关政策报销。
如果生的病当地没法治,就可以申请 异地转诊,去其他城市就医。这其中的关键在于:能否申请到转诊证明。
如果能申请到:报销比例和异地就医一样,这种情况最好。
如果申请不到:报销比例就会降低,自己要花更多钱。
也要说明的是,转诊证明并不容易申请,如果当地也能治,医院一般不会开。否则都去大城市就医,也会加剧医疗资源的紧张程度。
4、我买的商业保险,异地就医能报吗?
常见的三大险种,包括重疾险、意外险、(百万)医疗险,一般都不会限制就医地区。
例如:大部分重疾险只要求诊断证明由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出具。只要满足医院等级,全国各地的医院都可以。
与异地就医相关的,主要是医疗险的报销比例:比如很多百万医疗险都规定,经医保报销后,保障范围内的剩余费用可100%报销;未经过医保报销,则只能报 60%。
因此,有百万医疗险也不能疏忽大意,一定要先用医保报销。无论医保报销了多少钱,只要有报销过,百万医疗险的报销比例就是最高的。
191125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